殯葬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禮儀文化又是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素稱“禮儀之邦”,歷來重視禮儀行為,而殯葬禮儀是禮儀中最為獨特,最為引人注目的一種,因為喪葬禮儀是關于死亡的儀式,是人們既感到恐懼,而又不得不面對的人生重大儀式,其中既夾雜著恐懼和敬畏心理,更有著對新生的渴求和追求生命的永恒和不朽。
世界各民族都在其歷史文化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喪葬儀式,而其中中國傳統的喪葬儀式是最為繁縟、最為隆重和最有特色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是它的根,雖然在表面上我們阻斷了某種行為和習慣,但在民族的心理上我們不可能輕易地了斷。具體地說,它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殯葬道德觀念、殯葬道德原則和死亡觀的總和。在時間上,大體是從先秦至清未的歷史時期。中國殯葬倫理思想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歷史是延續的,殯葬倫理是傳承的,對中國傳統殯葬倫理思想進行回顧,將有助于我們確立現代殯葬倫理思想。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每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喪葬禮俗不盡相同,經過幾千年漫長的積淀和發展,形成了一整套復雜的喪葬禮俗,其內容主要表現在發喪送葬的形式上,如披麻戴孝、揚幡招魂、念經超度等帶有濃厚封建迷信色彩的禮儀形式。傳統等級觀念脫胎于奴隸社會,完善于封建社會,反映等級制度,并為思想家所論證、為法律所強化,因而成為一種認知方式、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行為準則,成為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