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文化源遠流長,可追溯到3萬年前。在魏晉時期,越來越重視葬地陰宅風水,到了明末以及清朝時期,中國風水文化開始逐漸盛行,在解放初期的時候,破四舊,反封建的運動,使風水遭了徹底性的破壞,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的時候,風水有逐漸的抬頭,更加有了愈演愈盛的事態。
風水給我們80后90后的印象可能就在于看港片的記憶,尤其是香港林正英主演的一些僵尸片,拿著羅盤的風水道士,風水不了解它的人都會覺得有一些靈異,或者熱認為它是迷信的學說,但是如果你真正了解了風水你就會改變看法,其實中國風水文化可以說是一門神秘的學說。它是有科學依據的,絕不是危言聳聽。
中國風水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風水文化源遠流長,可追溯到3萬年前。幾千年甚至幾萬年來人們不斷的總結居住環境的優劣到了漢唐時期就形成了很成熟很系統的中國風水學理論。風水學實際就是通過人們對內外環境的利用和改造,使其充分發揮氣場,給人造成心理上的安慰,從而趨吉避兇,達到安居樂業的目的。
在魏晉時期,越來越重視葬地陰宅風水,風水多以“葬經”命名。所以發展到后來人們一談到風水難免想到陰宅。到了隋唐時期才是風水真正開始趨于成熟的時候。而到了宋代風水才真正達到盛行的時代,江湖上出現了以江西派和福建派為主體的風水學理論體系,所以至今江西在這方面還保持了神秘色彩。
到了明末以及清朝時期,中國風水文化開始逐漸盛行,而當時最具風水代表的人物就是風水名家蔣大鴻。但是風水因為其神秘色彩到了道光年間,江湖術士,把風水搞得欺騙化、江湖化。而到了民國時期更是一度遭到了強烈的排斥,由于在中國新文化的影響下,西方文化的流入導致了人們一度對風水產生了懷疑。
在解放初期的時候,破四舊,反封建的運動,使風水遭了徹底性的破壞,人們開始懷疑它是迷信,是玄術是不可信的。但是到了20世紀90年的時候,風水有逐漸的抬頭,更加有了愈演愈盛的事態。尤其是住宅風水在當今更是盛行,人們不管是買房還是家具擺設,在風水上都不會馬虎。
風水的定義
歷史上最先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東晉的郭璞。他在《葬書》中云:“葬者,藏也,乘生氣也。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又云:“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氣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猶有止?!痹谶@里,風水之法,不僅是“葬者”的事宜,而是廣泛意義上的“藏也”。即風水之術也還包括“生者居住”這一內容。
什么是生氣呢?《葬書》說:“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云,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謂之生氣?!庇终f:“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庇终f:“五土四備,土者氣之母,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庇衷啤巴列袣庑?,物因以生?!?/span>
風水文化對人們的影響
一、趨吉避兇的擇吉文化
趨吉避兇,逢兇化吉,人同此心。挑選優良的地理位置購一套好房子,選擇在優美的環境之中建一幢別墅,就是屬于趨吉避兇。這是在地理空間上的擇吉。
還有時間上的擇吉也十分重要。因為好運氣、好機遇都是在時空匹配精當的情況下才能實現。不匹配是無機緣的。就是趕得早和趕得巧的問題。所以有一個選擇黃道吉日的問題。人們也許都會去找風水先生挑選黃道吉日來行事。
選擇方法多種:有廿八宿、九星法、大玄空、楊公忌等等。部分地區用的是建除十二道之法和主人年命相配合之法。
二、居中平衡的中庸文化
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有朝有護。所以選擇風水寶地也要挑這種環境,如靈山大佛座落之所,正是風水寶地,這種寶地能聚集靈氣,出秀、出貴。當然,所謂的“寅時葬卯時發”那是夸張的說法。不過地理風水環境對人的健康,精神情緒以及思路及至事業的影響是肯定存在的。
三、善待萬物的和諧文化
地球,是人類和一切動物植物乃至微生物共同的家園。
將一草一木都當作能感通人性的同伴。這是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而且在不斷教育后輩的一種文化?,F代科學近年來才證實了一草一木,確實是有生命和有靈性的東西。所以風水學告訴我們,砍伐樹木要待落葉后進行。即使施工動土,也不可“濫殺無故”。
現在政府也重視了這一條規矩。重視了保護野生動物和保護綠化。曉得了保護它們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采取了對偷獵野生動物和擅自砍伐綠化的行為進行罰款或判刑措施。這正是構建和諧社會,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在風水操作實踐中,我碰到過“某電器公司”扶正歪頂樹之后,生產正常,一切順利的故事。還聽說過惠南鎮觀海商廈翻建時,民工得甲魚,食之而亡的故事。
四、敬神尊祖的孝道文化
尊祖敬長,供奉神靈,這是我們的祖先歷來重視的一種信仰。以為祖宗和神靈是可以保佑我們太平順利,吉祥如意的保護神。只有敬重了祖宗神靈,給它們有一個好位置,并且敬奉周到了,才能心安理得,辦起事來也就可吉利亨通了。
所以要安置一個財神位,家堂神位都要請風水先生來過目挑選?,F在按財神位,佛像位的比較多。我們都按照主人的命相和往房的具體方位給以選擇。讓主人有一種踏實和吉利的感覺。這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和心理期望。他們真誠的祈禱和虔誠的祝愿,一定可以誘導他們的良知和激發他們的潛能。確實可以促使他們的理想和事業容易成功。這種既勸人為善,又能使他本人心安理得,利于順利成功之事何樂而不為之耶!